每次聽到接案的鬼故事,我都很好奇,有什麼跡象能及早察覺對方是雷客戶呢? 或是能主動詢問什麼話題觀察對方呢?
例如: 一開始就殺價? 但我也遇過對價錢很乾脆的客戶,但後續過程吹毛求疵到崩潰,給兩倍價我也不願意再接了!
想問問大家的經驗! 謝謝!
要怎麼知道對方是「雷客戶」?有跡可循嗎?
版主: duotify、digitalnomad
其實我自己也有仔細地想過這種問題,我的手段是從自身做起。「所有的摩擦都是來自於雙方的認知偏誤」我自己是在報價與溝通的時候會緊緊的扣住這件事來審核我說的每一句話,與發出去的每個檔案。
其實一個專案的流程無非是「理解與確認需求 -> 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 客戶選擇 -> 執行 -> 修改 -> 維護/結案」,那我們可以試圖把每一步拆的更細,像是前期的調查我會分三段,第一段是需求理解,給大約六個不同面向的提問與30個不同的問題讓客戶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釐清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能讓我們對交;第二步我會將蒐集好的資料整理成簡報,提供三種可能的解決方案與我對於專案的理解,因為我是平面設計師,所以此階段會專注於廣,而非精的提案方式;最後在根據客戶的反饋得出一個細部的走向,在提供最終確定提案給客戶。
於此同時,專案的內容請明確的說出來,並盡量在通話中與客戶仔細說明每個細節與負責的範疇後簽屬合約,合約簽署後執行的每個階段都會同步把當前進度與未來的進度可視化的給對方。主要第一步還是像內看自己內部流程可以細化與優化到什麼程度,有時候光是這種服務流程的優化就能讓業主的信賴度與自己的價格提高3-5倍。
最後還是回到一些實際案例
1. 喜歡畫大餅,以衝動行事沒有邏輯的客戶不要接 - 我遇過說設計完後要分我10%的總利潤,並且全部都尊重我的想法執行的客戶,但是需要我無償先幫他做,等開始賺錢才匯款,過程中有意識到對於合約與款項拖拖拉拉,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發需要他先匯款與簽約後再開始執行專案,結果人就開始慢慢消失,我自己也是賠了4個月的時間在做白工。簡單來說就是很義氣用事的人不要找。
2. 培養自己的平台與客群 - 接案網是很好起頭的地方,但是因為業主有太多選擇,所以往往視設計師為畫圖工具。但是以我的經驗說,從我自己的社群平台/Behance/或是朋友推薦的客人,都是因為有了我信任的名聲後來找我做,即便我也需要案子,但這部分設計師的話語權能夠提升很多(報價也是),所以盡量找由自己名聲吸引而來的客戶。
3. 細化在細化 - 不要一次做太多結果全部翻盤(慘痛的教訓好多次了),有小進度馬上確認方向的正確性,這樣也能提升精確度(當然這部分的溝通費用要記得放入報價中)
最後祝你成功,有興趣也可以一起深度交流~ 最近很需要與不同的接案朋友們一起對談
其實一個專案的流程無非是「理解與確認需求 -> 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 客戶選擇 -> 執行 -> 修改 -> 維護/結案」,那我們可以試圖把每一步拆的更細,像是前期的調查我會分三段,第一段是需求理解,給大約六個不同面向的提問與30個不同的問題讓客戶在回答問題的同時釐清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能讓我們對交;第二步我會將蒐集好的資料整理成簡報,提供三種可能的解決方案與我對於專案的理解,因為我是平面設計師,所以此階段會專注於廣,而非精的提案方式;最後在根據客戶的反饋得出一個細部的走向,在提供最終確定提案給客戶。
於此同時,專案的內容請明確的說出來,並盡量在通話中與客戶仔細說明每個細節與負責的範疇後簽屬合約,合約簽署後執行的每個階段都會同步把當前進度與未來的進度可視化的給對方。主要第一步還是像內看自己內部流程可以細化與優化到什麼程度,有時候光是這種服務流程的優化就能讓業主的信賴度與自己的價格提高3-5倍。
最後還是回到一些實際案例
1. 喜歡畫大餅,以衝動行事沒有邏輯的客戶不要接 - 我遇過說設計完後要分我10%的總利潤,並且全部都尊重我的想法執行的客戶,但是需要我無償先幫他做,等開始賺錢才匯款,過程中有意識到對於合約與款項拖拖拉拉,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發需要他先匯款與簽約後再開始執行專案,結果人就開始慢慢消失,我自己也是賠了4個月的時間在做白工。簡單來說就是很義氣用事的人不要找。
2. 培養自己的平台與客群 - 接案網是很好起頭的地方,但是因為業主有太多選擇,所以往往視設計師為畫圖工具。但是以我的經驗說,從我自己的社群平台/Behance/或是朋友推薦的客人,都是因為有了我信任的名聲後來找我做,即便我也需要案子,但這部分設計師的話語權能夠提升很多(報價也是),所以盡量找由自己名聲吸引而來的客戶。
3. 細化在細化 - 不要一次做太多結果全部翻盤(慘痛的教訓好多次了),有小進度馬上確認方向的正確性,這樣也能提升精確度(當然這部分的溝通費用要記得放入報價中)
最後祝你成功,有興趣也可以一起深度交流~ 最近很需要與不同的接案朋友們一起對談
就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判斷客戶是否「雷不雷」的主要準則有以下兩點:
而且,甚至它可能發生在客戶同時也是好朋友(還沒有合作經驗)的時候也可能會發生,換句話說,與客戶的交情深淺跟雷不雷並非完全相關,建立初步合作溝通時的管道與程序,我想才是比較容易避雷的方法。
- 初步接洽溝通的流暢程度
一個願意公事公辦的客戶,如果今天他是真的想要跟你合作,那麼在溝通與對焦過程,會以相對高效率的方式對話。
自由接案人或數位遊牧者最怕遇到一開始談得很開心,結果中間過程就突然中離,幾天不讀(或只已讀不回)訊息的客戶。當然,如果案子還沒進到簽訂合約階段,也許還有中止打斷的可能,但更多時候,因為許多案子並非事先紙本議定的簽訂(甚至許多是到了交稿完成最後才簽),所以起初觀察對方的文字表達的方式、應對速度都是未來合作感受上的關鍵。 - 在議定合作內容時,客戶是否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這是絕大多數最可以避雷的判準方式。
接案者理想上最希望能合作的對象是清楚、精準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客戶,但通常這種客戶可遇不可求,因為大部分客戶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才需要溝通。比方說,我們時常在設計相關黑特專頁看到的雷客戶是,給你過低預算要你做出超過預算成本的成品;又或是,客戶今天給不出他心中理想上的範本或案例給我們參考,不斷丟出過於抽象模糊的形容詞來描述他想要做的東西,例如他會說,我要一個看起來「豪放」、「浪蕩不羈」的設計。但這對工作者來說,顯然不夠精確,因為每個人心中的豪放跟不羈的定義都不一樣。(當然如果接到的案子價碼很高,讓你覺得這個溝通成本不影響工作,那另當別論)
而且,甚至它可能發生在客戶同時也是好朋友(還沒有合作經驗)的時候也可能會發生,換句話說,與客戶的交情深淺跟雷不雷並非完全相關,建立初步合作溝通時的管道與程序,我想才是比較容易避雷的方法。
把當前進度與未來的進度可視化的給對方。主要第一步還是像內看自己內部流程可以細化與優化到什麼程度,有時候光是這種服務流程的優化就能讓業主的信賴度與自己的價格提高3-5倍。
最後還是回到一些實際案例
1. 喜歡畫大餅,以衝動行事沒有邏輯的客戶不要接
2. 培養自己的平台與客群
3. 細化在細化
感謝Hugo的分享的細膩做法!
像是把「當前進度與未來的進度可視化的給對方」這部分我可以做得更好。
「不要一次做太多」這個坑也真的常常踩,有時候是自己有靈感就一頭熱的做,結果被客戶打槍(心痛)
回想起來,「衝動行事沒有邏輯的客戶」確實是個大雷點,曾經碰過一個業主,凡事都說要拿出最高規格的,還把整個團隊拉到義大利外拍,預算無上限,結果負責人突然跑路了,尾款拿不到,我們還自己賠給協作廠商。
像是把「當前進度與未來的進度可視化的給對方」這部分我可以做得更好。
「不要一次做太多」這個坑也真的常常踩,有時候是自己有靈感就一頭熱的做,結果被客戶打槍(心痛)
回想起來,「衝動行事沒有邏輯的客戶」確實是個大雷點,曾經碰過一個業主,凡事都說要拿出最高規格的,還把整個團隊拉到義大利外拍,預算無上限,結果負責人突然跑路了,尾款拿不到,我們還自己賠給協作廠商。
Cyo 寫: ↑2024-07-18, 12:04 就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判斷客戶是否「雷不雷」的主要準則有以下兩點:光是這兩點,我認為「雷客戶」的判定就很清楚了然。
- 初步接洽溝通的流暢程度
一個願意公事公辦的客戶,如果今天他是真的想要跟你合作,那麼在溝通與對焦過程,會以相對高效率的方式對話。
自由接案人或數位遊牧者最怕遇到一開始談得很開心,結果中間過程就突然中離,幾天不讀(或只已讀不回)訊息的客戶。當然,如果案子還沒進到簽訂合約階段,也許還有中止打斷的可能,但更多時候,因為許多案子並非事先紙本議定的簽訂(甚至許多是到了交稿完成最後才簽),所以起初觀察對方的文字表達的方式、應對速度都是未來合作感受上的關鍵。- 在議定合作內容時,客戶是否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這是絕大多數最可以避雷的判準方式。
接案者理想上最希望能合作的對象是清楚、精準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客戶,但通常這種客戶可遇不可求,因為大部分客戶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才需要溝通。比方說,我們時常在設計相關黑特專頁看到的雷客戶是,給你過低預算要你做出超過預算成本的成品;又或是,客戶今天給不出他心中理想上的範本或案例給我們參考,不斷丟出過於抽象模糊的形容詞來描述他想要做的東西,例如他會說,我要一個看起來「豪放」、「浪蕩不羈」的設計。但這對工作者來說,顯然不夠精確,因為每個人心中的豪放跟不羈的定義都不一樣。(當然如果接到的案子價碼很高,讓你覺得這個溝通成本不影響工作,那另當別論)
而且,甚至它可能發生在客戶同時也是好朋友(還沒有合作經驗)的時候也可能會發生,換句話說,與客戶的交情深淺跟雷不雷並非完全相關,建立初步合作溝通時的管道與程序,我想才是比較容易避雷的方法。
「應對速度」確實是個觀察點,除了對方判斷對方是不是真的想合作外,通常回應速度很慢的業主,在後續的所有確認的流程都會拖很長,然後在案子快不及的時候,才突然丟一堆要求過來,設計的時間嚴重壓縮。後來我都會在各個確認階段壓時間,如超過時間回覆,將無法如期交稿!
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客戶,真的可遇不可求。
不過最近看到有位行銷人分享他與設計的溝通方式,教大家該如何精準地跟設計溝通,成為「設計師寶」,覺得感動!!!
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客戶,真的可遇不可求。
不過最近看到有位行銷人分享他與設計的溝通方式,教大家該如何精準地跟設計溝通,成為「設計師寶」,覺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