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Bryan,
很開心收到Bryan的回饋!沒問題,身邊也有蠻多粉絲對這個新興工作感到好奇,我這邊就個人觀察到的&本身經驗粗淺分享!
成為職涯諮詢師的條件:
職涯諮詢師的服務範疇很廣,舉凡任何職涯問題都可以找職涯諮詢顧問。以最常見的狀況來說
「轉職問題—履歷健診、面試輔導、薪資談判」
「職涯錨定—自我盤點、方向選擇、找出優勢」
「自我成長—技能提升、人際溝通、培養韌性」
-
大致可區分以上職涯議題,而每位諮詢師擅長/側重的主題又各不相同,因此最基本需要具備的能力條件簡述如下:
轉職技巧: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付費職涯諮詢,最直接的原因是「找工作碰壁」,因此急需諮詢師提供技巧上的協助。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諮詢師最廣泛可提供的服務。也因此很多諮詢師多半有「獵頭」、「人資」、「曾擔任主管有面試人」經驗,或是「自身轉職經驗豐富」。以我而言,本身有外商科技業人資副理經驗。
-
產業知識:為了因應不同背景的諮詢需求,豐富多元的產業知識也是必須的。目前有很多提供職涯諮詢服務的人,會以自己最主要的背景起家,例如「專攻跨領域進科技業」「進入PM、MKT」;也有各行各業都可以輔導的諮詢師,這種時候,就會需要了解各大產業、人才市場趨勢,以我來說屬於後者,過往人資經驗有招募過各產業人才&每個月會花大量時間了解各產業知識。
-
諮詢技巧:諮詢顧問不是顧著自己說,而是顧著聽對方說。因此同理心傾聽、洞察對方真實需求、從聽到的內容中協助梳理、發散、聚焦收斂、甚至點出來訪者自身矛盾衝突地方都很重要。來訪者往往帶著「表層問題」前來,而諮詢師若能做到深層問題釐清、討論會更好。且諮詢師並不會幫來訪者下決定,而是協助「來訪者更了解自己&做決定」。
-
上述最核心3能力,其實並沒有明確考核機制。職涯諮詢師在台灣目前並沒有像諮商師一般,需要具備國家證照才能執業,目前唯一跟就業輔導最相關的國家證照是「就業服務技術士」,不過目前僅有非常少數的諮詢師具備此張證照。因此,目前市面上最多諮詢師是「獵頭」、「人資」、「曾擔任主管有面試人」、「轉職經驗豐富」出身。

至於若非上述經驗出身的人,也可以透過「付費」報名坊間的諮詢師培訓單位,學習技能&獲得證照。目前台灣有例如: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CDA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等國際證照;CNC 諮詢師;生涯設計師等台灣自創的培訓課程。不過,這些課程所費不貲,基本上從6萬~8萬間,視個人需求是否進修。
我目前是持有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國家證照就業服務技術士兩種,不過也有蠻多諮詢師並未持有證照,因此門檻還是在於「諮詢師本身是否能展現出令人信服的輔導能力」。
--------
--------
諮詢師的商業模式:
諮詢師如何賺錢,各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以下簡單分享幾塊常見的方式。
1vs1諮詢服務:最主要核心服務,但行銷渠道各異。

我的話是以自媒體Instagram經營為主,建立個人品牌,透過持續分享職涯議題來吸引有需求的來訪者。

也有人是報名培訓單位,成為諮詢師後,跟單位合作,透過培訓單位的力量接案,單位收到案子後會再分派給諮詢師服務。

自己規劃執行免費線上講座。利用Accupass等平台辦活動、並透過講座吸引參加者預約服務。

上述三種模式可以同時進行。
-
講座邀約:政府單位/學校團體/求職平台 等單位的演講邀約。演講對象多半以找工作、學生族群為主。不過此類邀約多半需要經營人脈,藉由人脈引進獲得合作機會,一旦合作不錯就很常成為固定合作講師。
-
授課服務:跟線上學習平台合作,推出線上課程、或是混合轉職工作坊,以團體課程形式提供學員轉職技巧學習。線上課程有長尾效應、實體工作坊則能同期吸引一定量的學員。
-
書籍出版:藉由書籍出版累積知名度、版稅收入。
-
業配合作:有經營社群的諮詢師,則可透過廠商合作,獲得撰文稿費、宣傳費、分潤費等。合作廠商則視諮詢師個人風格為主。幫企業做僱主品牌推廣、宣傳活動、學習課程推廣、職場用品宣傳、投資理財等各種皆有。
-

上述為常見的商業模式,諮詢師會使用哪些方式,除了本身資源背景外,也取決於
「當諮詢師目的&目標」。以阿紫來說,目前以第一點為最主要方式,不過我喜歡跟大家不一樣。因此
除了現有的方式以外,接下來也預計規劃目前市面上沒有推出的形式,想進一步幫到職場工作者們。歡迎大家期待阿紫接下來的動向。
以上簡單分享到這邊。至於諮詢師賺不賺錢?能賺多少錢?為什麼想當諮詢師&自由工作者對個人職涯的影響是什麼~
這些問題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囉!希望簡單分享有幫助到大家!
感恩的心!
--
阿紫
觀迎參考我主要的第一種經營模式--Instagram平台:
https://www.instagram.com/careerguide.christine/